2025年5月17日,由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湖北总院主办的《泪道眼眶眼整形AI诊断及手术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在医院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本次会议聚焦眼科领域前沿技术,围绕AI诊断、创新术式及靶向药物应用展开深度研讨,吸引了来自武汉市普仁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第十一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长江医院、青山九医院以及湖北省内红安、鄂州等地公立医院的40余名眼科专家参会。
学术盛宴启幕,创新术式与AI技术双驱动
会议伊始,艾格眼科集团医疗副总院长项楠发表大会致辞,并分享《上睑下垂的手术策略》。项楠针对婴幼儿单眼重度上睑下垂、后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时机和重症肌无力手术决策等临床难点提出规范化方案,强调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为会议奠定学术基调。
随后,艾格眼科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主任程勉征以《我院溢泪AI诊断及临床运用》为题,揭示了AI技术在泪道病诊断中的突破性进展。他指出,全球泪道病发病率达2%-4%,传统诊断依赖主观症状与经验性检查,准确性不足。研究团队基于十年临床数据,首次提出“原态泪河量化标准”,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实现泪河形态参数与溢泪程度的客观关联,并开发便携式设备与智能算法协同系统,构建“影像采集-智能分析-临床决策”闭环,使基层医疗机构误诊率显著降低。
靶向药物与个性化手术,破解甲状腺眼病治疗难题
随着国产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商品名:信必敏)获批上市,我国迎来70年来首个甲状腺相关眼病靶向治疗药物。该药通过阻断IGF-1R信号通路,显著改善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突眼、炎症及复视症状,且价格仅为进口药的十分之一,临床应用便利性大幅提升。
此外,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专家梅欢分享《甲状腺眼病个性化手术治疗》经典案例,提出“眼眶减压-斜视矫正-眼睑整形”阶梯化手术原则,并强调吸烟是甲状腺相关眼病首要危险因素;谢浩则解读《甲状腺相关眼病AI诊断专家共识》,肯定AI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度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多学科协作,共筑眼科精准医疗未来
会议通过整合AI诊断技术、创新术式与靶向药物,为泪道眼眶眼整形疾病构建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解决方案。未来,医院将持续推动跨区域、多学科协作,助力眼科精准医疗迈向新台阶。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湖北总院长期致力于眼科临床与科研创新,此次会议是“AI+眼科”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促进前沿技术临床转化,惠及更多患者。
泪道眼眶眼整形AI诊断及手术新进展
学术交流
项楠-艾格眼科集团医疗副总院长
分享课题:《上睑下垂的手术策略》
分享内容:项楠教授系统阐释了上睑下垂临床诊疗的四大核心内容:首先从婴幼儿单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原则切入,重点剖析了后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手术干预的适应证与时机制定这一关键问题;继而深入探讨了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评估要点及手术禁忌证的科学依据;最后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复杂性上睑下垂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导。
程勉征-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湖北总院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主任
分享课题:《我院溢泪AI诊断及临床运用》
分享内容:首创原态泪河量化标准,为泪道病诊断提供客观定量指标,弥补传统诊断方法缺客观指标的不足;开发便携式诊断设备与智能算法协同系统,大幅提升诊断效率,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中成效尤为显著;构建 “影像采集智能分析临床决策” 闭环,实现从影像采集到治疗决策全流程自动化,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误诊率。
李爱民-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专家
分享课题:《复发性泪囊炎的诊治》
分享内容:强调了泪道解剖的基础性作用,并详细介绍了慢性泪囊炎的病因、症状及诊断方法,包括泪道冲洗、染料排泄试验和CT泪道造影。同时,他分享了手术治疗的关键步骤、术后处理及随访策略,指出精准解除阻塞、维护解剖结构和预防瘢痕是手术成功的核心。
钟文杰
分享课题:《替妥尤单抗》
分享内容:介绍了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替妥尤单抗注射液(信必敏)正式获批上市。该药物不仅与美国替妥尤单抗氨基酸序列、结构、用法用量、适应症一致,还优化了剂型(冻干粉针剂→注射液),临床使用更便利,同时价格还仅有进口药物的十分之一,为患者带来兼具疗效与可及性的创新治疗方案。
梅 欢-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专家
分享课题:《甲状腺眼病个性化手术治疗》
分享内容:梅欢结合临床案例指出:吸烟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核心危险因素,诊疗需严格遵循标准,并强调通过影像检查精准评估病情。针对需多手术干预的患者,她提出阶梯化方案:优先眼眶减压术,后续行斜视矫正及眼睑整形术;若眼球突出合并严重眼睑退缩或角膜损伤,可采用眼眶减压与眼睑矫正同期手术,兼顾功能与外观修复。
谢 浩-泪器眼眶眼整形科专家
分享课题:《甲状腺相关眼病 AI诊断专家共识学习》
分享内容: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诊疗痛点,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AI)的临床应用路径:基于AI算法的医疗设备通过快速检测、便携操作及跨平台兼容等优势,已在早期诊断、疾病活动度评估、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效果预测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价值,为规范AI技术临床应用、推动甲状腺相关眼病精准诊疗提供了标准化参考框架。